□滨海厂区制粉车间/余勤
转眼间,我已经工作了十年。
十年以来,从普通员工到如今的车间主任,我认为管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,而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积累而成,也就是“实践”成就管理,这样的管理才不会成为纸上谈兵,而且最具有生命力。
作为一名基层的管理者——车间主任,我认为一定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,要掌握实际工作中的人事、考核、文化、技术、生产、设备等最基本的知识。在此,我针对在管理过程中所经历的人事、生产、考核、培训方面进行简要阐述,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。
众所周知,人是第一生产力。假如一个企业没有员工,一切都是空谈。现在的九零后年轻人,都想拥有个性、安逸、自由的工作。制粉车间相比来说要比其他车间苦、累、脏一点,有些怕脏与怕辛苦的员工离职就造成了车间的流动率比较大。面对员工流动率,车间主任首先要重点做好留人的工作。那么,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?在实践中,我是从两个方面入手:一是对新员工宣讲公司福利政策,公司的发展规划,为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,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;二是定期了解员工的动态,了解他们存在的工作、生活问题并给予协助解决,以此增强员工的凝聚力,使员工具有归属感。
一个制造型企业能得到发展,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生产力。一个车间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完成生产计划,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完成工作任务,这就是生产能力的体现。在制粉车间,生产任务由生产部下达计划,废料回收则要车间根据物资库库存情况、各车间仓库物料滞留情况来进行科学安排生产,以加快仓库物料的快速周转。由于制粉车间技术变动大,废料回收没有具体固定的工艺参数,根据实际情况,我们就要与技术部进行沟通、协调,定期讨论车间技术优化问题,缩短材料回收周期,以降低材料的库存量。库存量越少,说明生产能力越强,这就是制粉车间生产能力的重要表现。
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,万物每时每刻都是在运动与变化的,如果墨守成规一定会被时代淘汰,只有与时俱进、不断创新与改革,我们的管理才能焕发出活力。所以,车间主任要学会不断创新。在工作激励方面,我们制粉车间加大了创新力度,如实行了小组计件,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;除此之外,我们还实施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助激励工作机制,以促进团队之间的积极性。另外,我们每月还对所有员工进行考核评比,根据表现进行奖惩。
企业要发展,员工就要不断学习与汲取新知识,这就需要进行不间断的培训。制粉车间因工作岗位及环境比较特殊,部分设备无法实现自动化,而且使用的生产原材料涉及危险化学品,为做到安全生产,我们就将培训内容,以及其他企业出现过的安全小事故、小隐患等案例归档并整理成册,定期组织员工学习。凡有新员工入职,我们就会带他们到现场以“理论结合实际”的方式进行讲解。另外,我们还对员工培训生产设备、设备防护等安全操作知识,以提高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。
综上所述,我们在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,这就需要管理者努力去实践,通过“实践”积累工作经验,以及具备应急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。从“实践出真知”到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,无不说明实践的重要性。管理工作也是一样,只有亲临生产一线积极参与管理,不断摸索,尝试、积累、掌握更多的管理知识与技能,以“实践”成就管理,我们才能成为一名合格、优秀的管理者。